通过精密的数据采集复制出美轮美奂的石雕造像、人工上色还原出岩壁特有质感的同时,也再现了石窟诞生之初的鲜亮色调……云冈石窟第12窟的景致,已从山西大同“走”到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内。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世界上首个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 卢绍庆摄
6月12日,由浙江大学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的全球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在浙大成功落成。让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可移动展示,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迈出了“行走”世界的第一步。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它依山开凿,东西绵延,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其中开凿于五世纪的第12窟雕刻的天人形象和中外乐器,展现出了当时的音乐风尚与时代风貌,在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云冈石窟第12窟进行了52站三维激光扫描并拍摄了55680张照片,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合作团队成功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3年多来,合作团队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说,对文物进行数字化记录,为其建立详实的数字档案,是文物保护重要手段之一,而打印呈现本身的实现,则表明数字化记录达到了考古记录,特别是测量记录的高标准。
“3D打印用的是高分子材料,固化成型后不具备石材的质感,我们选择通过人工上色的方式,将基于科学数据与专家对文物的理解综合起来一起考虑,以寻求最大程度的原真再现。”李志荣介绍道。
据了解,浙大创新性地使用了“积木式”的新技术和制作方法,目前复制成功的第12窟由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进行组装组成。这些“积木块”总重量大约2吨,8辆标准集装箱车即可装下,一周即可组装完成布展。
“这是行走的石窟,永不落幕的丝路音乐厅。”山西云冈石窟研究院副院长卢继文表示,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实现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